创新驱动未来 伯恩促动西部阳光事业
第四十五条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内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文物。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教育兴昭及人才支撑战略,组织各类课堂教学及基本功竞赛,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精心设计达标检测试题,做到教学评有机统一,为教师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较好地提高了全市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造就了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为昭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教育系统的人才支撑。在优秀课例评比中,昭阳区第一中学张涵、昭阳区靖安镇中学王言、昭通华宇特色学校董鑫玲三位老师获一等奖,昭通华宇特色学校董鑫玲还获得最佳教学语言奖的单项大奖。
在现场说课比赛中,昭阳区第一中学张涵获二等奖大关交警行动中,大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运管部门加大对辖区内大货车的风险隐患整治,预防和减少因大货车超载、超限等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开展一超联治,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在对超限超载货车实施处罚后,重点梳理分析货运源头和运输企业,对货运源头和违法运输企业通报交通运输部门督促落实一超联治措施。6月份以来,共督促车主完成货车审验21辆,强制解体报废2辆。对逾期未报废尤其是长期异地运行的逾期未报废货车,在依法作出处罚后就地实施拆解报废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原车籍地公安交管部门。
针对驾驶人具体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对驾驶人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让驾驶人正确认识到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对路面执法发现的非法改装货车,深入查找改装源头,联合经济信息、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改装窝点。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
创新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相较10年前,智慧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小小探头连万家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城市监控视频、公共安全视频、重点区域及居民小区视频等的整合共享,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以基层党建引领、中心主导、职能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强化人工智能、互联网、综治信息平台等设施,持续优化足不出户就能办事的效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今年1月至5月,共排查因婚姻、房宅、劳务、民间借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9621起,调处9498起,调解率达98.72%。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攻破了一批陈年积案。
破命案35起,破案率100%,比2012年上升6个百分点。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办理线上线下法律援助案件,持续深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事项,法治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11个基层人民法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科学配置职责,权责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运行更高效顺畅。盛夏时节,金沙江畔,华灯初上的水富城宁静祥和,市民三三两两坐在江边,双脚浸泡在江水里,感受着清澈江水对酷暑带来的凉意。
2021年,全市两抢一盗立案7288起,比2012年少2599起,下降26.29%。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推行信访化解三必见四到位措施,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94个(涉黑10个、涉恶8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96人,破获刑事案件1190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52亿元,整治治安乱点60个,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公安提示函240余份,建立完善常态化扫黑除恶制度机制20余项。通过电视、音视频栏目及指尖普法等深入宣传,以法律六进为主要载体,加大乡村普法和民法典宣讲力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等培育工程,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
现在社会治安好了,一个人回家特别安全。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目前,全市已安装探头29.99万个,联网分享13.75万个。截至目前,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61件、司法信息网立案22 件、一体机自助立案28件、律师服务平台立案13件,在线平台立案286件,跨域立案管辖法院立案23件、跨域立案协助立案25件,速裁团队办理案件2727件、12368平台查询案件13970余次。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昭通市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紧扣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法严惩、打伞破网、聚焦基层、专项治理、长效常治,全面发动了一场惩治黑恶势力的整体战、歼灭战、人民战,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全面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划分网格27441个。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法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定位 四篇文章的发展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作为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2018年,昭通市人民检察院完成司法体制四项改革试点工作,严格落实员额制,全市两级检察院245名员额检察官按规定配属在办案一线,建立固定办案团队36个。春晖广场上,市民欢快地跳起广场舞……2021年, 昭通市命案立案35起,比2012年少45起,下降56.25%。
10年来,昭通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回应群众期盼,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进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网上立案,提升电子送达、网上办理保全等效率。水富市连续4次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现如今,再有了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行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那么,疑难杂症或许也会得到有效解决。老百姓办不成的事,往往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行政部门懒政怠政,推三阻四,消极作为。
所以,我们希望办不成事窗口真正办成事、办实事。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帮办代办等措施的实施,老百姓办事越来越便利。
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根本,是协调各种行政资源,把民众办不成的事解决掉。通过跟踪督办等方式让老百姓办不成事的数量越来越少,让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一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跟风炒作,而是切切实实地帮企业和老百姓解决遇到的疑难事项或复杂问题,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一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信息沟通不通畅,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造成老百姓多头跑、往返跑、事难办。
毫无疑问,这是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有鉴于此,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建立问题台账,对办不成的事找出共性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强化职能部门的责任,甚至,还可以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的问题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作为对涉事部门领导职务晋升、评优选优、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价依据。
二是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没有政策依据,行政部门不知道如何解决。换而言之,就是疏通行政堵点、破除服务难点、消除民生痛点、提高行政效率。
近日,河南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有诉即办反映窗口,建立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提供兜底服务,更大程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老百姓办不成的事,往往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行政部门懒政怠政,推三阻四,消极作为。
三是一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信息沟通不通畅,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造成老百姓多头跑、往返跑、事难办。换而言之,就是疏通行政堵点、破除服务难点、消除民生痛点、提高行政效率。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根本,是协调各种行政资源,把民众办不成的事解决掉。一些地方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跟风炒作,而是切切实实地帮企业和老百姓解决遇到的疑难事项或复杂问题,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帮办代办等措施的实施,老百姓办事越来越便利。有鉴于此,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应建立问题台账,对办不成的事找出共性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强化职能部门的责任,甚至,还可以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的问题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作为对涉事部门领导职务晋升、评优选优、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价依据。
现如今,再有了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行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那么,疑难杂症或许也会得到有效解决。毫无疑问,这是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
近日,河南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有诉即办反映窗口,建立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提供兜底服务,更大程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二是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没有政策依据,行政部门不知道如何解决。